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 需要量“力”而行

时间:2011-05-31 00:00:00  来源:   作者:

搏博同学问:昨天,过来一个老乡来北京办事,他激励建议我考研,因为他是我们那里的一个政府干部,以他的经历告诉我,应该在大城市发展,因为小地方有许多陋习,包括腐败、拉帮结派等等。说一旦下去,再想出来可就难了,而且说趁年轻应该好好奋斗一番,既然出来就不应该再回去。唉,可是我的具体情况使我不能在继续读研,家里实在是再负担不起我上学的费用了,而且我也想早一点就业,减轻家庭负担。但是在北京工作的可能性几乎不大,回去的话,真实担心会出现老乡说得那样,无出头之日呢?真是困惑,不知怎么办才好啊?望指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答:

搏博同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有不同的理想,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什么道路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是复制和模仿别人的道路,任何人的建议只能是参考,生涯决策必须由你自己做出。

先量“力”而后行

我们有很多人想出国留学,但由于外语达不到要求而无法成行;我们都想毕业后去外企,同样因为外语而不能如愿;我们考研都想上清华、北大,还是同样的原因“不得不”选择考本校。可见,我们想什么不一定会去做什么,即使做了也很难成功,所以,每当我们遇到职业困惑,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先量“力”而后行,这个“力”包括知识、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家庭背景、经济实力、社会资源等等,每个人的“力”基本上都是不同的,职业生涯的决择往往是因“力”不同,而选择的职业道路也不一样的。

比如你放弃了考研选择了直接就业,主要因为“家里实在是再负担不起我上学的费用了,而且我也想早一点就业,减轻家庭负担。”,没有家庭经济实力的支持,又怎么选择考研呢?,而其他同学选择考研,除自身的要求外,往往与家庭因素有极大的关系,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直接就业,而全力支持子女考研,考研的同学往往都具备了家庭的支持和经济的保障这个“力”而让选择了考研,所以,生涯决策主要是受“力”而影响的。

成就动机趋动我们达到成功的彼岸

另外,我们需要再明确一个问题,现在考研与否,与将来的事业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成功与什么有必然的关系呢?与个人的成就动机有关,与抱负和理想有关,现在不考研,将来就不能考了吗?现在不能留学,将来就不可以留学吗?关键在于你心中有无取得成就的梦想,这就是“成就动机”,往往是因成就动机而推动我们的行为,因我们的行为而取得成功。

我的一位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一个偏僻地方的中专学校教书,但他一直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对梦想的渴望和追求,使毕业后仍然孜孜不倦刻苦努力,三年后考上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又考上人大的博士,现在成为了公安大学的教授,正是他内心的成就动机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工作地域不是最主要的,条条道路通罗马

同样,选择在北京工作或选择外地工作与将来的事业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你的朋友说地方是个“染缸”,但很多成功人士不都是从地方发展起来的并取得成功的吗?不是选择了在北京工作就等于了成功,选择了外地就选择了失败。当然,大学生都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如果你能留下来,具备了留下来的“力”,是可以选择留下来,如果说现在暂时不具备这个“力”,是不是需要考虑毕业后能找到一个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呢?我以为选择在什么地方工作并不十分重要,关键的是你现在具备的“力”是什么,这个“力”趋使你选择最适合的地方是什么?而不能人云亦云,随风而动,适合别人道路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选择什么路,是由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的,需要量“力”而行,人生的旅程不是短跑,而是长征,只要心中有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文/周其洪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m/career